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一届〕第十五号

时间:2024-06-24 19:48:4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59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一届〕第十五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一届〕第十五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有关普选问题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予以备案,现予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特此公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0年8月28日

知识产权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王正志


  根据研究目的,借助相关经济理论,本报告采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区域知识产权指数评价体系。

(1)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在考察区域知识产权指数时,不仅要从静态考虑其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水平,还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考察今后的发展潜力。所以区域知识产权指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区域知识产权指数=区域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潜力
根据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各个环节,我们从三个方面考察区域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即区域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区域知识产权流动水平、区域知识产权经济绩效。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潜力用区域知识产权的创造潜力进行测度。
区域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区域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区域知识产权流动水平+区域知识产权经济绩效
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潜力=区域知识产权创造潜力
如下图所示:


图附件2-1 指标设计思路图

(2)构建区域知识产权产出水平指标体系

  区域知识产权的产出涉及总量、人均量、质量、效率、企业产出五个方面:
产出总量:主要选取了专利、商标的申请、授权指标,包括国内、国外两个方面,由于本指标体系是对区域知识产权总体情况的综合研究,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和可得性,在此也考察了各地区软件版权合同登记以及农业植物新品种的总体规模。
产出人均量:人均指标是相对指标,比总量指标更能反映各地专利、商标等申请、授权状况的价值水平。因此产出人均量方面选取了四个相对指标进行测度。
产出质量:发明专利一般被认为是科技含量最高、最有价值的专利类型,因此有必要考察其发展情况;只有在有效存续期的专利才具有实际价值,因此专利的有效性是考察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驰名商标是商标中最有价值、质量最高的部分。
产出效率:有产出就必须考虑产出的效率,单独的“产出”意义不大。根据投入的要素,知识产权的产出效率主要从人才和资本两方面考察。
企业产出:企业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主体,对其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的单独考察十分重要,从“企业产出规模”、“企业产出效率”两个方面考察比较合理。

表附件2-1 知识产权产出水平指标结构图
知识
产权
产出
水平 产出总量指数 专利总量指数 国内专利年度申请量
国内专利年度授权量
向国外及港台澳地区年度专利申请量
PCT专利年度申请量
商标总量指数 年度商标申请量
年度商标注册量
软件版权合同登记总量指数 年度软件版权合同登记量
农业植物新品种总量指数 年度植物新品种申请量
产出人均指数 专利人均指数 万人专利申请量
万人专利授权量
商标人均指数 万人商标申请量
万人商标注册量
产出质量指数 发明质量指数 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
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
国内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比重
国内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比重
专利有效性 国内专利有效量(五年以上)
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五年以上)
自2010年10月1日起,全省法院全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行工作,我院刑事审判庭认真贯彻落实最高院、省高院、市中院的工作部署,确保我院刑事审判量刑规范化试行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我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行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以总结汇报。
(一)、量刑规范化工作的落实和部署情况
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安排主管院长、庭长主抓此项工作。在开展量刑规范化试行工作之前,庭长组织刑庭所有法官认真学习量刑规范化试行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刑事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此项工作刚刚在刑事审判中试行,开好局是关键。量刑规范化本身就对法官的审判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特别的是前期的工作,无经验可循,要摸索着前进。而且试行前期的判决,将会成为以后的审判工作的参照,所以要求刑事审判法官要高度重视,加强学习,多交流,多探讨,确保刑事审判量刑规范化工作顺利进行。
(二)、案件的受理和适用量刑规范化的情况
1、2010年10月1日起至2011年8月25日止十五类试行案件的审理情况:
(1)、各类试行案件收结数;2010年10月1日至12月30日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7件8人,其中故意伤害案件1件1人、妨害公务案件1年1人、诈骗案件1件1人,敲诈勒索案件1件1人、盗窃案件 1件2人、贩卖毒品案件1件1人、盗伐林木案件1年1人。 上述案件中适用量刑规范化的案件6件7人,除了盗伐林木一案外其他都适用了量刑规范化。
2011年1月至8月25日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32件36人,其中聚众斗殴案件2件4人、故意伤害案件7件7人、诈骗案件2件2人、贩卖毒品案件3件4人、运输毒品案件1件1人、盗窃案件5件5人、抢劫案件2件2人、强奸案件4件4人、寻衅滋事案件1件2人、交通肇事案件4件4人、职务侵占案件1件1人、脱逃案件1件1人、过失致人死亡案件1件1人、贷款诈骗案件1件1人、挪用资金案件1件1人、盗伐林木案件1件1人、合同诈骗案件1件2人、开设赌场案件1件1人、非法经营案件1件1人民、非法出具金融票证案件1件2人。上述受理的案件中,适用量刑规范化的案件的32件36人,其中聚众斗殴案件2件4人、故意伤害案件7件7人、诈骗案件2件2人、贩卖毒品案件3件4人、运输毒品案件1件1人、盗窃案件5件5人、抢劫案件2件2人、强奸案件4件4人、寻衅滋事案件1件2人、交通肇事案件4件4人、职务侵占案件1件1人;
(2)、2010年1月至8月25日,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69件75人;
(3)、试行案件上诉案件数、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结案数:从2011年10月1日起共上诉案件6起,其中3起试用了《量刑规范指导意见》;附带民事调解案件16件,调解达成协议的14件;
(4)、试行量刑指导意见的案件平均审限25天;
(5)、试行量刑指导意见后上诉案件3件,调解结案(附带民事调解达成协议案件)14件,平均审限与试行前基本等同;
(6)、同期非试行案件的上诉案件数3件,调解案件16件;
(7)、试行期间各个试行罪名的平均刑罚,与试行前同类案件刑罚情况相比,有个别案件量刑较轻,幅度在六个月之内。
三、实施量刑规范化工作取得的效果
《量刑指导意见》明确了量刑的步骤、方法以及各种法定、酌定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幅度,将量刑纳入庭审程序,增强了量刑结果的可预期性,增加了被告人退赃、退赔的积极性,使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工作更容易开展。同时,被告人可以发表量刑答辩,可以就具体刑期在法庭上发表意见,而不是笼统地说要求法庭从轻处罚,避免了“暗箱操作”的现象,可有效排除案外因素对量刑工作的干扰,保证了刑事审判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使得个案的量刑更加公开、公正,案情相同或相似的案件之间的量刑相对更加平衡,有助于树立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四、开展量刑规范化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1、被告人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法律规定和量刑规范化试行意见不熟悉等方面的限制,无法自己提出具体的量刑意见,即便审判人员向其交待了法定量刑范围,他还是说不出具体的意见,同时受经济条件所限,部分被告人无庭审辩护人,简易程序的案件公诉人不出庭的庭审辩论难以形成控辩的对抗局面。
2、轻微刑事案件的量刑不科学。我院受理的刑事案件以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简易程序审理的居多,适用量刑规范化过程中,从轻的情节,应当减少基准刑的条件要多,所以量出的刑罚照以前的量刑附度要大大降低。往往量出的刑罚为月计算,比如经常量出八个月、九个月、十个月等,改变了以往都以六个月或整年计算下判的方式,判决还经常出现一年一个月、一年两个月等情况,觉得是否太机械了。还有一些被告人拒不认罪,但因为量刑规范化程序中对此类情况没有增加刑罚,也仅能判处较低刑期,犯罪分子的气焰没有得到有效打击。
3、 同案犯在使用量刑规范化前后刑期应相同或相近。同案犯犯罪情节相同,但在实行量刑规范化之前有可能轻些,之后的有可能重。比如,在盗窃案件中,二被告人参与盗窃次数、数额相同,在使用量刑规范化前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同案犯使用量刑规范化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畸轻、畸重的情形量刑应当等同,所以认为在适用量刑规范化量刑时,也应对照之前同案犯的量刑。
4、酌情情节的认定和适用问题。《量刑指导意见》中规定了诸多酌定量刑情节,在操作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例如:持械抢劫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A.共同犯罪中,部分被告人持械抢劫,是对持械者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还是对全案被告人都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B、持械聚众斗殴的也存在共同犯罪中有的持械有的没持械,是否对全案被告人都增加基准刑。C、聚众斗殴中致人重伤、死亡的,有轻伤的,对其中有的被告人要按重伤罪名处罚,有的按聚众斗殴罪名判处,一案中要出现两种罪名,多个被告人,如果出现聚众斗殴中有多个增加刑罚标准的如聚众斗殴每增加一次,可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可以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每增加轻伤一人,可以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这对罪名不变的聚众斗殴的被告人都能均等量刑,但是因为造成了重伤以上后果的同案被告人按重伤的罪名来评价刑罚,这些被告人就不能增加聚众斗殴中应增加的刑罚,这样是否合理。
5、财产刑的执行情况未纳入量刑规范工作范围考量。《量刑指导意见》中对于退赔及积极赔偿损失的情况制定了减少基准刑的从轻幅度,但对于积极缴纳罚金的情况却未予规定。作为被告人认罪及悔罪表现之一,财产刑的执行情况应纳入量刑规范内。
6、 判决文书的写法有必要改进,第一、简易程序的案件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和被告人的求刑意见没有落笔之处,第二、判决书中未体现量刑规范化的运用。尽管在审判过程中法官使用量刑规范化量刑,但在判决书中却未显示量刑规范的内容,诉讼参与人也不清楚如何使用量行规范。
四、具体做法:
1、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量刑规范化主要是解决量刑不平衡现象,但量刑平衡是相对的,是动态的,而不是绝对的平衡,量刑平衡主要体现在对同一案件,不同的法官做出的判决基本一致;对同样的案件,不同地区法院的判决差别不大。这样就必须保持量刑规范在使用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我国面积广大,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法院应当根据当地的情形作出适合自己的量刑幅度,使刑罚切合实际又能达到惩罚和教育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按照量刑规范化机械的量刑,量刑规范化是一个规则,是给法官提供了一个量刑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而不是让法官将量刑绝对化、机械化。
2、 平衡量刑规范化使用前后同案犯的刑期。同案犯中因有的在使用量刑规范化前被判决,有的使用量刑规范化判决,避免同罪同情节出现刑期不平衡的现象,建议在量刑规范化中作出说明,应作出与同案犯刑期相对平衡的判决,已判决的同案犯刑罚畸轻畸重的除外,而不能单纯的使用量刑规范化,不考虑刑期是否平衡,对同案犯是否公正。
3、制作量刑规范化判决书。规范量刑规范化判决书的格式,对使用量刑规范化审理的案件,制作量刑规范化判决书,在判决书中写明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的量刑建议,被告人的量刑情节和证据,法院是否采纳诉辩两方量刑建议,使判决书体现量刑规范化的特点,体现量刑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1、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增加的六十七条第三款,此款是对投案自首外延扩大解释,在《量刑指导意见》中没有减少基准刑标准,另外此款条款就是投案自首情节的新增内容,在实践中也有引用此款的案例,而且今后还要有很多,因为很多嫌疑人到案后都能做到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在法律文书论述中可否写明系自首,我们认为应当视为自首,而检察机关的意见不应是自首。
2、对危险驾驶案件急需指导,法条规定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按缓刑条件来衡量他也附合适用缓刑条件,能否适用缓刑。
3、对适用《量刑指导意见》的案件,要统一规范法律文书的写法。